登录 | 注册
中华乐氏论坛、团结姓氏兄弟、振我家声、兴我中华!
中华万家姓 >> 中华乐氏论坛 >> >> 浏览主题 版主
 
 论坛QQ群:291940889   论坛QQ群:90900156   全部分类
  主 题: 乐氏源流 已阅:4633 / 回复:10(楼主)

【乐】 YUE

     乐源出于子姓。西周末年,宋戴公的儿子公子衍,字乐父,他的孙子以祖父的字为氏,称为乐氏。

    乐姓起源于春秋时期,是宋国王族的后裔,发源于河南商丘。

     历史名人:
    * 乐毅,战国时期燕国名将,中山国灵寿(今河北平山东北)人。燕昭王二十八年(前284年),他率领燕军攻破齐者临淄,并接连攻下齐国70多座城。因为战功显赫,他被封为昌国君。

    * 古代春秋时期,宋国有个公子叫乐父,这位公子的曾孙那一辈开始,以乐为姓,世代相传。乐父的父亲就是宋戴公。而宋戴公另外还有个玄孙,叫乐莒,和乐父的曾孙是族兄,这位乐莒在朝中任职,做大司寇,是专门掌管刑法、监狱、打官司的官,乐莒的子孙以祖上做过这么重要的官职而为光荣,就以乐字为姓,世代相传。

    * 乐姓先人还有如[乐羊]春秋时魏国的将军,魏王叫他去攻打中山国,恰好乐羊的儿子就在中山国。乐羊来到中山国城下时,中山王将乐羊儿子杀了,煮成肉粥,送到乐羊面前,试图引起乐羊悲伤而乱他的阵脚。乐羊却面不改色,一口气喝完肉粥,挥兵直攻城门,一举而胜。

   [乐毅]乐羊的后代,战国时的名将,英雄豪杰。

    * 乐进为三国时期的名将,与张辽共破孙权。

     乐山乐水 发 音 yào shān yào shuǐ
    释 义 乐:喜爱,爱好。有人喜爱山,有人喜爱水。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。 出 处 《论语·雍也》:“知者乐山,仁者乐水。”



作者:202.105.107.* (2007/2/1 17:22:58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乐氏源流 第 1 楼

留言人:乐光辉 Email:ygh_79@126.com   时间:2007-1-30 21:23:05
主题:乐氏的来历
  乐姓在中国的姓氏当中属于比较罕见的姓氏,但在中国古代史上乐姓人士却是武将辈出,战国时有魏国著名的大将乐羊,燕国则有名将乐毅,到三国时期又出现了魏国大将乐进,他们都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留下了辉煌的战绩,同时也是乐姓家族中引以为傲的英雄。

乐姓的来历,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子姓。据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记载,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宋国,宋国的宋戴公,他的儿子叫公子衎(kan),字乐父。后来他的孙子叫夷父须,以他祖父的“乐”字为姓氏,这就是后来乐氏的来历。

在众多的乐姓武将当中,乐毅当属其中之最。诸葛亮曾在《隆中对》中提到“身高五尺,每自比于管仲、乐毅,时人莫知许也”,意思是说自己的文韬不在管仲之下,武略可及乐毅。这里所提到的乐毅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乐姓家族中的代表人物——战国时期的军事将领乐毅。

乐毅是燕国的大将,曾带领五国联军攻打齐国,大败齐军,所以他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是一位很有地位的军事家、军事将领。后来他受到猜忌,被别人诬陷,他就离开了燕国,回到了赵。因为他在军事上的地位,赵王也很器重他,就封他为望诸君。后人为了纪念他,就在邯郸的丛台公园内部修了望诸榭。咱们身后的这个建筑就是望诸榭,根据他的封号取名望诸榭。

乐毅用兵如神,由于他出色的指挥能力接连攻下齐国七十余城,并独率燕军长驱直入齐国都城临淄,被誉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军事奇才。相传,他当年在赵国的居住地就是现在的邯郸县岳家堡一带。

乐庆阳:我们原来这个地方叫岳家堡,他是一个古老的村庄,有上千年的历史。在春秋战国时期,乐毅就生活在这个村庄。这个村庄凡是姓乐的都是乐毅的后代。我们家现在一直把乐毅作为祖先来供奉,并有家谱和立有牌位。

据史书记载,乐毅死于赵国,并安葬在乐家堡。据这一带的老人讲,当年乐毅的墓地占地约有两千多亩,可见乐毅当时地位的显赫。

乐姓后人 乐庆阳:他的故事在当地传说很多。乐毅在打仗的时候将一个金盔掉到井里,我们后人为了纪念他,专门给他修了一个庙宇。

杜学德:当地的村民传说那里还有他的舞剑房和磨剑石。

清代曾有诗云:仗剑齐城下,藏锋赵国中;无聊时自舞,四壁起秋风。就是赞叹乐毅勤于练功,武艺高强的。

杜学德:当代邯郸的大乐堡、小乐堡、曹乐堡这一带有乐姓人氏,他们自称是乐毅的后代,由于时代的变迁,乐姓人士后来分布到了河南、山东、山西,在南方也有一定的分布。我们大伙熟悉的北京同仁堂,他的创业的老板也是乐姓人。

乐姓后人 乐庆龙:从我记事起到1963年、1964年,我爷爷还不断跟我说,北京同仁堂也是咱姓乐的开的。我也不断去那住着,人家招待的也挺好,我得到的一些偏方大部分都是从人家那儿来的。

乐姓后人 乐庆阳:这后面都是姓乐的,都是乐毅的后代。这是我叔叔,今年已经八十三岁了。这些孩子全部都是姓乐。现在家里男女一下子算起来一百七十多口人。

乐家堡的乐氏后人告诉我们,曾有不少全国各地的乐姓人士来这里寻根问祖,唯独没有台湾人来过,他们希望能早日和台湾的乐姓人士建立联系。

乐姓起源于西周末年,源于子姓

历史上的名人有乐毅、乐羊、乐进等

乐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  


作者:202.105.107.* (2007/2/1 17:23:38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乐氏源流 第 2 楼

我正在做清代江西临川著名文人乐钧的研究,苦于查不到先生的家世,不知江西临川的朋友能否帮忙?乐钧在抚州府志有传,也许有助于朋友们寻找!谢谢!我的邮箱是alpmaster@163.com,如蒙帮助,不胜感激!

作者:218.95.214.* (2007/3/10 23:32:11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乐氏源流 第 3 楼

乐生辉  
标题:石磊背庄志  
   
石磊背,先名石湖潭,约公元1082年(宋朝)乐氏第四世祖雅公(字鲁正)由本县黄沙迁徙于此定居。村庄背靠龙山,面朝宝案,左有青龙,右有白虎。八字门楼向阳开,风水池塘泛银光,核电公路门前过,柏油马路绕村庄。南距县城2公里,东距106国道3公里,北距高速公路1.5公里,东距通黄公路1.2公里。村庄东与我周庄相邻,西与张家街接壤,北与扬林张相靠,南与公加庄相接。有水田150亩,旱地100亩,山林500亩,池塘12口面积约30余亩,土地总面积约1.8平方公里。  
庄内尚存明朝晚期所建祖祠,祠内九龙绕柱栩栩如生,丹凤朝阳展翅飞扬,八仙过海各显神通,老祖少祖神采永照。2006年冬,庄人筹资15万元对祖祠进行了仿古改建,主建筑11.8米,宽6.2米,进身9.8米,建筑全部以水泥钢筋砖混结构为主。庄外幸存200多亩森林,林中青松挺拔,古柏参天,樟木常绿,月桂瓢香。雅公迁此一千年,不断繁衍生息,人丁兴旺。除本庄外,外迁的有公加。我周。节山。赤坑。青山。城港上下庄(又名三界)。铜炉坳。塘口。杨林港共十庄门,人口6000余人。  

庄人勤劳俭朴,奋发进取,内和家族,外睦邻邦。现有常住人口62户260余人,其中男丁130余人,农村。城市人口各半。有从事科研。教育。卫生方面的人才,有从事金融。工商行业的骨干,有从事建筑。路桥方面的专家,有从事行政管理管理方面的官员。文化发达大专拥有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0余人,其中博士后2人,博士2人,硕士2人。正县级1人,正局级5人,副局级3人。  


作者:58.54.95.* (2007/3/18 18:37:34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乐氏源流 第 4 楼

湖南永州的宁远县,新田县以及广西一代分布着乐氏子孙几万人啊!都有定期的祭祖活动,都有家谱书和辈份排行,希望相关人员作出相应的调查考证,我们要共同把乐氏发扬光大啊!

作者:222.244.121.* (2007/6/7 21:56:44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 楼主:乐氏源流 第 5 楼

乐姓主要起源于子姓,为春秋宋国国君宋戴公后裔,以祖字为氏。分为二支:一支为宋戴公之子衎之后。据《姓纂》、《急就篇》等记载,周宣王时,宋国国君宋戴公,本为子姓,子名衍,字乐父。衍子倾父泽,倾父泽子夷父须,夷父须以祖父衍之字乐父命姓,成为乐姓。另一支为宋戴公四世孙乐莒之后。据《姓氏急就篇》、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等载,乐莒在宋国任大司寇,其职责是掌管刑狱、纠察等事。乐莒子孙引以为荣,以祖上名字命姓,成为乐姓。除以上主要起源,另有两个起源:①乐正氏有改为乐姓者。②出自他族。今蒙古、彝等民族均有乐姓。
  始祖:宋戴公。  

迁徙:
  乐姓起源于春秋宋国,宋都在今河南商丘,也就是乐姓祖居地。据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载,乐父生倾父泽,泽生夷父须,须以王父字为氏。其后,乐姓昌大于宋,名人辈出,无限荣耀。后由于内讧、仕宦等原因,乐姓子孙有入居他国者,如战国初期魏文侯有将名乐羊,因攻伐中山有功,被封于灵寿(今河北平山三汲一带),乐羊死后,即葬在该地,子孙因而落籍,其后有名将乐毅仕燕,联合诸侯攻齐,下齐七十余城,威震四海,后因中田单之反间计,遂西降于赵,赵封乐毅于观津(故地在今河北武邑东南)。乐毅子乐间及其宗亲乐乘后具奔赵,不久赵为秦所灭,其族有乐臣(一作巨)公亡命于齐之高密(今属山东)。二十余年后,灭秦兴汉的高祖刘邦过赵,访得乐毅之孙乐叔封于乐乡(即今河北冀县)。后汉时乐姓已有入居陕西者,如乐亲、乐恢、乐己爷孙仨乃今陕西咸阳人。另乐姓一支在此际播迁于今河南南阳一带,后在两晋南北朝至隋唐间昌盛为大族,其不但族大人众,且名人辈出,是故后世乐姓有以南阳为其郡望堂号的。乐姓南迁应在东晋之前,因乐姓在东晋时已有乐道融见于史册,其为丹阳(今江苏南京)人,可见乐姓南迁之早。南北朝至隋唐间,乐姓依旧以北方为其繁衍的中心,并逐渐播及黄河中下游诸省。唐末五代十国时,乐姓始大批南迁,今湖北、湖南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四川均有乐姓入居,此际可为乐姓发展史上之分水岭,此后,北方乐姓风光不现,南方乐姓大展风骚。南宋偏安江南至宋亡于元,乐姓南迁之步伐愈疾,今广东、福建等地均成为乐姓新的入居地。明初,山西乐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陕西、甘肃、宁夏等地,其迁民后裔后有入居东北三省者。历明清两代,乐姓在全国分布愈广,除进入西南外,尚有乐姓入居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。如今,乐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浙江等省为多。目前乐姓人口列全国第二百六十七位。  


作者:乐生辉 (2007/6/9 14:26:17)   回复此贴
当前总数:10 每页5条 当前1/2页 [1] [2 


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,请 登录 注册 发贴.


当前在线:共5人 会员0人。列表: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
本论坛网络实名:中华乐氏论坛  执行时间:195.3 毫秒
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,与 中华乐氏论坛、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
Copyright by www.10000xing.cn   中华万家姓   天驷文化
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