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池氏家谱源流】寻章摘句话“池氏起源”

    中华池氏网 2013年2月5日 万家姓


(引

阿池:
你好!发一篇关于池氏起源探源的文章给你,不知如何,请指教。)



寻章摘句话“池氏起源” 



我写本材料主要依靠 89 年出版的《辞海》(以下简称 ˋ 辞海 ˊ ),它与 93 年版(江泽民题书名)大同小异,后者主要增加了辞条 、 辞目 ; 另是 94 年版的《中国大百科全书 — 中国历史》(以下简称“百科 ·中 国史”),可以说上述两部著作是国家出版物,集众多专家 、学者一、二十年之大成,相当翔实、严谨;此外我还参考《史记》原著及全译本等。 


一、“殷民”是谁 
《 百科 · 中国史 》在谈到西周兴亡时说:“封武王少弟康叔于纣都,成立卫国赐以殷民七族,封周公长子伯禽以奄国旧地,成立鲁国,赐以殷民六族。这样殷商余民遂被分割……。”在介绍周公时又说“……封文王子管于髦,蔡叔于卫防范之,名义上合称三监,以监殷民。”史学家范文澜在《中国通史简编》也说到“给鲁国殷民六族、卫国殷民七族、晋国怀姓九宗。”99年出版修朋月主编共八十多位专家、学者编撰的《人类五千年大事典》亦说到:“鲁公不仅得到了徐氏、条氏、萧氏、索氏、长勺氏、尾勺氏等殷民六族作为奴隶……。” 
因此,我怀疑,“殷民”系指殷(商)灭亡后遗民这个群体,而不是我们一直引用的“姓殷讳名民”的“殷民公。”至于这殷商后裔第二十三代之“殷民”姓甚名谁,不得而知,但要知道它的含义(无可奈何,只好称殷民作罢)。 

二 、“古帝古王”与“帝系表” 
中国“夏”以前为“传说时期”,“那时由于各部落有自己的图腾和幼稚宗教与神话”,后人便根据传说和文献,各说各的“古帝古王”,五花八门。《百科·中国史》不惜花大量篇幅叙述从西周至现代史学家如范文澜、郭沫若等怎样怎样认为,其中写道:“只有到了战国末期,作为民族大融合才出现了一篇《帝系》,把所有主要神话人物和各族祖先神灵,加以历史化,编成一个统一的有血缘关系的古史世系,体现了当时要求大一统的客观需要。”这一世系,把唐、虞、夏、商等代分别归颛顼、帝喾两系,使其有共同血缘,都成为共祖黄帝的直系子孙(青阳帝因注疏家认为即帝喾高辛之祖玄嚣,故只列其名而‘暂不管’)。《百科·中国史》还以“传说世系表”专门附后,一目了然。
根据此表,老大玄嚣之孙高辛(帝喾)与元妃姜源传后稷即弃……文王(周) ;与次妃简狄传契……天乙汤(商);再次妃庆节传放勋即帝荛(唐);再次妃常仪传帝挚( )。 
老二昌意之后高阳(颛顼)也分四系:1.穷蝉……重华即帝舜(虞) ;2.鲧(娶女志)……启(夏);3.“称”→老童即卷章→又传两派,一为重黎(黎),二为吴回,传陆终,陆终又传昆吾、参胡、彭祖等六派,分别为(卫)、(韩)、(彭)、求言(郑-郐)、曹姓(邾)、芈姓……(楚);4.……女修……大费即伯翳(赐姓嬴)(秦)。《辞海》说:秦的祖先是大费即伯翳,他们奉祀少嗥。 
除上述横向世系外,《汉书律历志》又有一纵向帝王系统:“太昊 ---炮牺氏---共工---炎帝神农氏---黄帝轩辕氏---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--帝挚--帝荛陶唐氏--帝舜有虞氏--伯禹夏后氏--商汤--周文王、武王--秦伯--汉高祖皇帝。这一系统从此为封建帝统一脉相承,自魏、晋至于清代一直遵奉不违。其中自伯禹以上皆属传说时期。” 
抄下上述两表无非是让我们对古帝古王怎样归类,从“另一角度”在研究有关问题时有个参考对照,也对研究司马氏来历提供“根据”。

三、程伯休甫与司马氏 
被称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司马迁的《史记》在“太史公自序”中开门见山写出了他作为“司马氏”的来历:“从前当颛顼帝一统天下的时候,曾任命南正重专门掌管天文,北正黎专门掌管地理……一直到夏、商时期,依旧由重黎氏世代掌管天文地理。周朝的时候,程伯休甫就是他们的后代。到周宣王的时候,重黎氏失去了掌管天地的官守而成为司马氏(注:司马迁在‘楚世家’中说,‘共工氏作乱,帝喾派遗重黎去讨伐,但是没有彻底消灭,于是帝喾就在庚寅日杀了重黎,用他的弟弟吴回代替了他,后来也管火正,名为祝融’ 
---在此之前重黎被赐祝融氏)”。司马迁把司马氏一直写到其父司马谈。 
显然,从上述“帝系表”可看出,重黎归老童这一派,与女修不相干,司马迁也认为司马氏系祝融氏而来,故我认为司马氏与“秦”不相干,与“嬴”更不相干。有的族谱撰写人当初可能囿于史料限制,误认为“秦王族公子池”即从嬴秦而来,故误判成“嬴之后司马氏,”其实不妥。
从上述司马迁的叙述,程伯休甫成为司马氏始祖也明显露出端倪。
北宋钱塘一隐士写了本《百家姓》,千年不衰,研究者不断,有的人借它的影响还想压倒它。明朝皇帝下令翰林院出《明皇千家姓》、清朝康熙又来个《御制百家姓》,但过不了多久,百姓又不理它们了,还是对这《百家姓》津津乐道。据说这《百家姓》原本已失佚,但今之“古典文化书系丛书之一《百家姓》,”经充实修改,还是古味甚足、简练,一句话就使人“研究不断”,但有时可能也出偏差,这将在下面谈到。
关于司马氏《百家姓》写道:“据《通志·氏族略》所记,周宣王时,程伯休的父亲官至司马,其后人逐以司马为姓。”显然,这里的“父”字系误解(不知何故,很多书只写‘父’而不写‘甫’)。 99年范又琪编著的《百家姓姓氏起源》说:“司马……最早始于周朝。据说周宣王时, 颛顼帝后裔程伯休父……在征伐徐夷的战斗中……驾着战车,冲锋陷阵,所向披靡,大胜而归,周宣王就任命他为司马,后一直以这作官名,(笔者注:司马官名其实更早出现),程伯休父的子孙就以他的官名为姓,奉程伯休父为司马氏的始祖。望出河内(据‘辞海’,应为今河北或河南黄河以北地区),历史名人秦丞相池子华……。”04年瞿文明的《中国姓氏地图》也作了同样的叙述,还加上“他们的远祖是颛顼帝之后祝融氏重黎。”《百科?中国史》也“作证”:淮夷叛周而犯江汉地区。宣王命穆公前往平定,又命南仲、皇父、程伯休父等率军沿淮东下,征伐徐国,终于迫使徐国服从周朝。 
从上可知,程伯休甫应是司马氏始祖。司马氏自周至秦汉、三国、两晋等均为大姓,地位显赫。

四、池子华能当丞相吗? 


那本“影响最深”使人研究不断的《百家姓》对池姓这样记载:“据《百家姓考略》记载,战国时,秦王族公子池,其子孙以池为姓。《风俗通》又记载,春秋时,城邑有城墙,墙外有护城河,称为池,居于池边的人家便以池为姓。”
上面简短几句话便道出池姓两大来源(另一支更早的是渑池之“池” 
—如果没有族谱我们在史书上是找不到的),这里我们暂且按下《百家姓》不说,继续看司马氏。《史记》在说完重黎氏被司马代替后又说:“周惠王和周襄王期间,司马族离开周都(今洛阳)迁到晋国。后来晋国中军元帅随会逃往秦国,司马氏则迁居少梁(后改夏阳,即今陕西韩城南)。自从司马氏离开周都来到晋国后,家族的人便散落各地,有的在卫国,有的在赵国,有的在秦国……在秦国的叫司马错,曾与张仪发生争论,于是秦惠王派司马错带兵讨伐蜀国……在蜀国做了郡守(笔者注:此处官衔有误)……司马错之孙司马靳辅佐白起武安君……司马靳的孙子司马昌是秦国主管冶铸铁器的官吏……。” 
在此,我们可简单看出司马氏后来的走向,也知道张仪出现了,也完全可信公子池即司马池和公子华也到了秦国,因为“秦多用外来客卿,广揽天下英才,”“还多通过大臣或名流推荐和保举”等。
《史记》在“张仪列传”中又写道:“惠王十年(注:即公元前 328年),派遣公子华和张仪围攻魏国的蒲阳,降服了它。张仪趁机又劝说了魏王……不可不以礼相报。魏国因此就把上郡、少梁献给秦国”(注实属十五个县)。 
这段话大概是史书上我们能见到最早也是唯一涉及“公子华”的史料,至于有关池子华任丞相后的“片言只语”出自何处我们不得而知,但我想池子华之所以能当上丞相可能也只是从上面那段话而来,但我们不敢苟同,因为我们产生了不少疑问:
首先,战国时期(公元前 
475至前221年),秦自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(这也是秦后来强大的主要原因),任人唯贤“依军功大小定贵族身份高低,要求宗室也要立军功,”“宗室非有军功,论不得为属籍。”“公子华”只是与张仪一块去围攻了蒲阳,虽“降服了它”,但这次战斗究竟多大,他们的军功或政绩,史书上未提及,能提及七国相名的《史记》也未提及,张仪所以于同年(前328年)任相,也只是他回来后,又去游说魏,使秦得魏十五县,有政绩,才任相,而且是第一次只设一相,可见,这个“相”非轻易可得。至前322年,张仪虽被“罢相”而去魏,但那是“佯装”的,此时魏之相国惠施因“联齐之计应对无效”而被罢免,打进去的张仪骗取了魏相位置,并欲魏率先投靠秦,魏未采纳而失去曲沃、平周。秦还“暗中重尝张仪。”至前318年,齐、楚、燕、韩帮助公孙衍升任魏相,张仪才被逐回秦,但他仍为秦相。此后他又“诳楚”,明明答应楚割地600里,后又说当初只答应6里;他又游说五国连横……直至前309年,秦武王即位,“武王素与仪有隙”张仪才真正被逐罢相,回到家乡魏国,次年卒。 
从上可知,自从围攻蒲阳的前 328年至前309年,张仪一直任秦相,且秦此时只设一相,而公子华却消声匿迹,或即使有“功绩”也插不上去。接着武王因感“国事万理”,开始设左右宰相,但由甘茂、樗里疾分任之;前307年武王卒,虽一时未见宰相之名,但至305年左右,将军魏冉尽诛公子壮等朝臣,“大权由昭王母宣太后和魏冉执掌,威震秦国。”昭王为政自前306至前251年止,期间魏冉在任二十五年,五次任相(有时是他佯疾罢相的),中间或有肥缺,皆由知名人物孟尝君、楼缓、寿烛、蔡泽等补上;至战国秦末,出现了我们熟悉的范睢、吕不韦、李斯。公子华也插不上去。 
笔者翻阅《大事典》,由于其系按年份叙述,清楚地发现秦每个时期之相国、宰相之名都几乎跃然纸上,但自从那前 328年之后,公子华再也未出现。一个秦之堂堂“丞相”就此不了了之,即使被罢或有意外,连半句话也不见交代不合情理。 


池子华当不了丞相也与战国时各国纷纷实行“试用”制度有关。管仲曾提出“成器不得不用、不试不藏。”“到战国时期,各国在选拔官吏时,都进行必要的试用,然后才授以官职。 ”赵国蔺相如,“完璧归赵,”他即被命为上大夫。秦之才华出众的甘茂之孙甘罗,被秦王发现先只给临时代理大夫,一旦以计使赵国让出五座城池予秦,他即被授予“上卿,”地位非同小可。秦实行商鞅变法,“斩敌首一个,尝爵一级,可作五十石俸禄的官”。我们上面提到的司马错、樗疾里、甘茂、甚至张仪等都曾驰骋大大小小的沙场,有声有色,军功显著,才得以不是将军就是宰相,怎么对池子华却不见有关片言只语呢?很可能没有什么建树才至如此(详情不知),除非是那第一发现者见到其它史料有记载。 
其次,我们看“子华”二字也来得蹊跷。第一,按宗法制度,“姓”是自远古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,非常稳定,除女子因婚嫁问题有姓外,贵族男子只能有由姓衍生的“氏”,且相当广泛、复杂。其得“氏”方式,除以地名、官名、职业名等得氏外,“以同周王或诸候君主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。”如周僖王之子虎(名)称王子虎(‘王子’为氏)、郑穆公子喜(名)称公子喜、其孙舍子,称公孙舍之(这里‘公子’与‘公孙’为氏)。此外,后人对豪门贵族亦可尊称为“公子”。但上述两类“公子”二字都是专有“氏”或尊称,不可分开用之,而“子华”却从“公子华”分成“公 
—子华”,即把这里的“公”作为古代五等爵位之第一等来看待了,“子华”成了名,实在是误解(我也曾这样误解)。第二,若“以贵族的字为氏”“如公子驷[更正:应为公子騑],字子驷,其孙以‘驷’为氏。”“以祖父之字为氏最为常见,是得氏通例。”可是公子华的祖父不知是谁,即使假设是公子池也不见出现“字”,因此,贸然以“池”为“字”转而成“合法”的“氏”,似乎来自“宗法”,其实根本不符“宗法”。公子池即司马池的“池”不是“字”而是用于区别他人的个人符号“名”。“名”与“字”是互为里表关系,字又指表字,用于加强、修饰‘名’等作用,如泽东为名,字润之。另这里的“司马”系“氏”,不可不分含义地与 “大司马”(‘大将军’)或司马官混之。由此看来,公子池与公子华不见得是祖孙关系,他们还不知隔了几代呢,故百姓津津乐道的《百家姓》才会称“其子孙(即后代)以池为姓,”难怪使人研究不断。第三,“池子华”时代正处于战国时代,这时宗法制度已完全瓦解,如齐国由姒姓衍生的田氏已不管准不准有姓而以田为姓了(平民有姓,遂称百姓),姓氏合二为一,也较混乱,随意性大,据此给公子华来个姓名还算可以,但后人给前人予姓名,即使其本人不知道,那也是有特定条件的,如杜甫又叫杜拾遗、蔡邕又称蔡中郎等,可是堂堂一个丞相公子华,却拆成个“子华”,实在不伦不类,也对人家不尊重。总之,给人印象是,先找好“丞相”这顶帽子再拼凑人名给戴上,难怪05年北大出版社之《中国全史》主编董昶源认为,自秦汉后,不少姓氏都带有“自我作古”色彩,还不如先秦时期。 
最后,公子池,公子华自陈留或西平甚至从当初在今河南北部之“卫”入秦倒有可能(他们的子孙留原地住下?),但“致仕”(退休)后“食禄汝南”又发生问题(汝南战国时在河南‘当今上蔡’,距西平只呎之遥):“公子华”与张仪于公元前 328年围攻蒲阳,公元前230年韩被秦灭,整整隔了九十八年,池子华此时还在吗?若韩被秦灭之前“食禄汝南”,老是受秦威胁攻击的韩地,曾作为丞相的“池子华”进得去或又呆得住吗?在异国他乡又谁给“食禄”?(即使上蔡或陈留有时不属韩地而属楚或魏,但终究不属秦,同样进不去) 
公子华自公元前 328年出现后哪儿去了,也许随见史料增多可找到或“推理”到,也许永远是个谜。 


读罢史书和族谱,使人满头迷团,既顾虑不少又觉不得不试作探讨。今抛砖引玉,以期把池氏探源引向更深入。不对之处,望指正,见谅。



上舆于2006年12月 

附:笔者写完本文后又发现,公子池既不是司马官也不姓司马,而是秦昭王之弟,下回再述。

 


分享按钮>>【池氏家谱源流】再谈池氏起源及其始祖
>>【池氏家谱源流】公子华、公子池其人其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