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| 注册
中华安氏论坛、团结姓氏兄弟、振我家声、兴我中华!
中华万家姓 >> 中华安氏论坛 >> 家谱分支 >> 浏览主题 版主
 
 新闻公告   源流古迹   家谱分支   姓氏人物   姓氏企业   芳 名 录   姓氏取名  全部分类
  主 题: 安姓氏族一家亲 已阅:4228 / 回复:6(楼主)

安姓氏族一家亲!

我姓安,山西省汾阳市人

218.26.14.*


作者:安汾阳 (2008/5/30 17:30:39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安姓氏族一家亲 第 4 楼

安姓源流共分两大支:一支属中原安姓;二支属少数民族安姓。
 中原安姓又分两支:一支是昌意次子安,居西方,自号安息国,安息国人复入中原定居,以安为姓,其宗根属中原安姓;二支据《五侯昌后图书本传卷一》载:“太祖禹,乃太昊皇帝之玄孙,姒氏也。娶妻涂山氏之女。德顺元年二月既望,迁都安邑。将子姬宣,名启、赐姓安”。现西南大部份安姓属这一支。以上两支,皆属中原安姓,是同一宗根。
 少数民族安姓,其来源复杂:水西安姓盖为(明)英宗赐姓;异姓改姓安等等。 

作者:222.181.230.* (2008/12/20 2:25:05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安姓氏族一家亲 第 5 楼

重庆市南川区民主乡安氏宗祠“安氏源流列赞”曰:“安之受姓 其系凡十 维我一支 受姓安邑 禹都安邑 传子曰启 启后受姓 安氏始此 ,,,,,”根据此记载,帝启为安姓一世祖,西周的安 清为41代,唐朝安金藏为69代,北宋安崇诚为79代,,,,,,到现在已有116代。
 西南地区大部份安姓都是安崇诚的后裔,经过这几年各地修谱,完全认定了此世代,根据此世代来区分高低辈。
 由于各地的字派不一,在较大范围内就不好区分高低辈了。按世代来区分高低辈就省事了。

               安生民


作者:219.152.140.* (2008/12/29 22:34:57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安氏一家亲 第 7 楼

河南洛阳栾川人,这里风景秀丽,人杰地灵,欢迎族人到栾川来旅游观光!

作者:安海鹏 (2009/1/2 19:57:39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 5:回复:安氏一家亲 第 8 楼

各位安氏宗亲:
  从安氏历代讲,以字派班辈排序,在一个支系的小笵囲内作用很明显。这在古时信息不畅的时代是必要的。随着时代的延续,特别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当今信息化时代,居住迁移、海外经商,以字派明嗣序的作用不大。而且各地的字派不一,全国而言很难统一。
  世界华人名人网安氏宗亲会总会副会长、重庆分会会长、万家姓安氏网站副站长安生民宗亲建议:以中原安姓的世系为基础,在广泛征求各地意见的基础上,统一安氏世代。例如我是安氏109代,你是安氏110代,以世代来分高低辈份,简便易行。
  我认为可行,现以安氏网站名义,正式提交给安氏广大宗亲,请大家发表意见。

世界华人名人网安氏宗亲会总会副会长、四川分会会长、万家姓安氏网站站长 安志民
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9年元月5日


作者:222.211.30.* (2009/1/5 22:45:14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安氏一家亲 第 9 楼

中国陕西子洲安姓
走进榆林--走进中国的科威特
http://sxyl.5d6d.com/bbs.php


作者:124.89.71.* (2009/1/15 19:53:41)   回复此贴
当前总数:6 每页5条 当前1/2页 [1] [2 


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,请 登录 注册 发贴.


当前在线:共35人 会员0人。列表: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查看全部(35)位游客 +
本论坛网络实名:中华安氏论坛  执行时间:1,003.9 毫秒
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,与 中华安氏论坛、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
Copyright by www.10000xing.cn   中华万家姓   天驷文化
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