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| 注册
中华安氏论坛、团结姓氏兄弟、振我家声、兴我中华!
中华万家姓 >> 中华安氏论坛 >> 源流古迹 >> 浏览主题 版主
 
 新闻公告   源流古迹   家谱分支   姓氏人物   姓氏企业   芳 名 录   姓氏取名  全部分类
  主 题: 川北人祖先 根在麻城孝感 已阅:2719 / 回复:0(楼主)

川北人祖先 根在麻城孝感

近三百年来,川北民间不少父老乡亲称:我们的祖先是“湖广填四川时从麻城孝感乡来的”。麻城孝感乡今何在?一个乡哪有那么多人?今湖北东北部确有麻城县级市,隶属黄冈市。史书载,麻城系汉西陵县地,南朝梁设信安县,隋改名麻城县。县城为后赵(公元319-351年)石虎将麻秋所筑,故名。故城在今城东十五里。据康熙《麻城县志》载:明朝初年麻城县有太平、仙居、亭川、孝感四个乡,孝感乡处县西。到明成化八年(1472)以户口消耗,并孝感乡入仙居乡,为三乡。又到明嘉靖四十二年(1563)建置黄安县(今红安县),将太平、仙居乡20里入黄安县。据陈世松先生考查(见陈世松《大迁徙: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》)明代麻城县有人口记录的240多年间,全县人口一直保持10万左右。可想而知以“户口消耗”被一并再并的原孝感乡人口应少到原四乡平均数的两万左右了。若说它有数十万人填四川,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吗?近年来,经过一些专家学者的调查研究,对这些质疑作出了解释,归纳之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:

  其一,真出自麻城孝感乡者,但不光是清初这一次填四川的,而要追溯到了明初。元末麻城人邹普胜等推举南面邻县罗田人徐寿辉称帝,发动了红巾军起义,麻城成为征兵基地。义军中多是麻城人。同期便有一些当地缙绅、士大夫为避兵灾而率先逃亡入蜀,其中也多麻城人。后来红巾军发生分裂,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,其时麻城西面邻近的随州人明玉珍正率湖北籍红巾军入川东作战,闻讯后便在重庆自立称帝,建立大夏政权,割据一方。所以随军将士都携带家属,又招募湖广移民,估计约40万入川,其中麻城人不少。再说陈友谅后被朱元璋消灭,所部麻城人楚人居多的军队归于朱元璋,朱元璋于洪武初派楚东蕲(春)人康茂才,以及廖永忠分别从川北、川东攻蜀,廖永忠消灭大夏。这样又有许多随军或结伴入蜀楚人,其中也有不少麻城(孝感乡)人。然后才是相隔300年后的清初这次填四川的麻城(孝感乡)人。据胡昭曦先生考证(见胡昭曦《张献忠屠蜀考辨·兼析湖广填四川》),清初这次填四川多麻城(孝感乡)人与张献忠起义军在湖北屯军时间长大有关系,特别是在麻城县,仅崇祯十六年(1643)四月一次,便有县城中所聚里仁会民众5万多人参加他的起义军,张献忠为之别立一军叫“新营选勇”。张献忠入川,其将士中有不少麻城人,张献忠死后,一部分到贵州、云南,一部分留川的,便有不少人归农耕垦,成为这次率先填四川的麻城(孝感乡)人。至于这次移民高潮来临时有多少、有没有麻城(孝感乡)人加入,则是永远难解之谜。

  其二,有意假冒麻城孝感乡籍者。据陈世松先生考证,这部分人要数湖南籍最多,又特别是湖南南部,在衡阳、永州、宝庆、武冈、沔阳、零陵等府州县“托名携家入蜀者,不下数十万”。其冒籍原因是麻城人早在明初已大量迁蜀,经历三百年已成气候,还出了不少达官贵人,攀附“大同乡”(同属湖广省)人多势众,“荫以自庇”,求得先驱者的支援保护。基于同样的理由,从东路江西、安徽、江浙及河南溯长江经麻城一带迁蜀者,冒籍麻城孝感乡的也不少。

  其三,入川始祖原籍不明,无根可寻从众附会者,以及时间久远、弄不清祖籍而牵强附会者。要看到先是麻城人称孝感乡籍,然后是湖北湖南人,再后才是外省人冒充或附会麻城孝感乡籍的。



作者:安志民 (2012/5/18 23:16:40)   回复此贴


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,请 登录 注册 发贴.


当前在线:共37人 会员0人。列表: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查看全部(37)位游客 +
本论坛网络实名:中华安氏论坛  执行时间:759.8 毫秒
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,与 中华安氏论坛、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
Copyright by www.10000xing.cn   中华万家姓   天驷文化
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