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| 注册
中华葛氏论坛、团结姓氏兄弟、振我家声、兴我中华!
中华万家姓 >> 中华葛氏论坛 >> 源流古迹 >> 浏览主题 版主
 
 新闻公告   源流古迹   家谱分支   姓氏人物   姓氏企业   芳 名 录   姓氏取名  全部分类
  主 题: 精神食量,葛家人必看(回望古葛国) 已阅:2108 / 回复:0(楼主)

四千年回望古葛
(葛国遗址考察记实)
古葛国  穿越风尘四千载
葛城遗址在宁陵县城的西北面,从县城出发,坐车15分钟左右穿越过石桥的万亩梨园景区,在葛伯屯西北角100米处便可看见“葛城遗址”的石碑了。整齐的杨树行中间赫然竖立着县政府立的“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的石碑,在石碑的后面为“葛城碑记”:“葛城为夏商周时葛国(俗称葛伯国)都城,遗址南北五百米,东西一百米。上古此地多葛,其有裹腹、蔽体、祛病之功用,特以葛名地。......此地为葛、葛伯、诸葛三姓祖籍地。”
       漫步在树林间,寻访漫漫历史碾压的痕迹。县志办主任刘振海开玩笑似的告诉记者,走路可要小心点,说不定脚下就能踢着个宝贝,古葛国的文物可都在这地下埋着呢。其实,他说的一点不假,据县、市文物部门初步勘探,在葛伯屯村庄下7至8米处就埋藏着3座巍峨壮观的古城池,古城占地1000余亩。只是由于古城位于旧黄河南侧,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成灾,大量泥沙淤积,历经千年沧桑,那古朴壮观的古城堡才被湮没于地下、不复存在。1958年,当地群众在整修河道时,挖出巨型条砖、陶、鬲、罐等古文物上百件,文革时,流失民间。当地曾流传这样一句话“张弓酒香盅碰盅,千年柿树挂灯笼,老梨园中景连景,葛伯屯里城摞城”。足见葛城遗址历史之厚重。
       古葛国,自伯益的大儿子飞廉为第一任葛伯开始,封爵40位,共立国1800年左右。可以想象我们脚下的城池在长达1800年的兴废中,其间发生过多少令人唏嘘感叹的生动故事啊!多少成败荣辱,多少风流寂寞,多少惊心动魄,多少离愁别恨都最终被脚下这一层又一层的夯土湮没,消失于这方已经繁衍生息4000多年的厚土之下......
       虞舜时期,大禹为司空,受命治水,让颛顼的后裔伯益当他的助手辅佐治水,负责技术工作,相当于现在的水利部部长。伯益跟随大禹治水13年,左准绳,右规矩,定山川,图博物,察民俗,著有《山海经》18篇。因治水有功,禹晚年把就伯益定为自己的接班人,欲效尧舜禅让之例让位给他。禹去世后,伯益却谦让不就,避于箕山。于是大禹的儿子启继位,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夏朝。夏朝建立后,启也不亏待元老伯益,特封他的的大儿子若木为徐伯、二儿子飞廉(一作大廉)为葛伯(伯是一种爵位。中国古代分为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,伯是第三等),此为葛被封国之始。

作者:葛家人 (2008/7/6 18:01:11)   回复此贴


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,请 登录 注册 发贴.


当前在线:共16人 会员0人。列表: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查看全部(16)位游客 +
本论坛网络实名:中华葛氏论坛  执行时间:6,185.5 毫秒
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,与 中华葛氏论坛、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
Copyright by www.10000xing.cn   中华万家姓   天驷文化
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